Next Previous Contents

1. 簡介

您無法避免意外的發生;如果意外發生在 linux 系統, 這可能會損害到硬碟主開機記錄 (MBR) 或是 LILO (Linux boot Loader)。 當 linux 由於硬碟故障而導致無法開機時,意外就會發生。 假如您不小心重新劃分磁碟,或是在 linux 系統的電腦上安裝其他作業系統, 例如:Windows 98/NT,LILO 也可能會失效。

這份文件給您一些點子、秘訣、和快速的指引來快速回復系統, 而不必費心地研讀上百頁有關 LILO 或 Linux 的文件。

1.1 回復系統的快速步驟

循著這些步驟執行,以便從 LILO 或系統失靈中回復。

  1. 狀況 1: 假如系統無法開機 -

    取得並建立 tomsrtbt 開機磁片 http://www.toms.net/rb, 並使用 tomsrtbt 開機磁片開機。 使用 fdisk 指令找出分割區 (partitions)。 試著用以下指令辨識出 root 分割區 -


    bash# fdisk /dev/hda
    bash# mkdir /test
    bash# mount /dev/hda1 /test
    bash# ls /test
    您應該會看到 root 分割區顯示如下 -
    bin   fd    lib   mnt  proc  sbin  usr
    boot  dev   etc   home  lost+found  opt  root  tmp   var
    

    如果此分割區並非 root 分割區,試試下個分割區 /dev/hda2 。 再繼續嘗試 hda3 、 hda4 、 hda5 等,直到您找出 root 分割區為止。 如在 hda 仍無法找到,請重複以上的步驟在其他裝置上, 例如 hdb, hdc, hdd 等.. 在建立新的 lilo 設定時, /usr、/var、與 /boot 分割區也是需要的。

    以我的系統為例,root 分割區是在 /dev/hda4:


    bash# mkdir /hda4
    bash# mount /dev/hda4 /hda4
    bash# cat /hda4/etc/fstab
            閱讀 fstab 的內容,並且按照 fstab 檔案掛上 (mount) 分割區。像下面這樣 -
    bash# mount /dev/hda5 /hda4/boot
    bash# mount /dev/hda6 /hda4/usr
    bash# mount /dev/hda7 /hda4/var
    bash# mount /dev/hda8 /hda4/opt
    bash# mount /dev/hda9 /hda4/root
    bash# mount /dev/hda10 /hda4/home
    

    以我的系統為例,按照 fstab 所顯示,hda5 是 boot、hda6 是 usr , hda7 是 var、hda8 是 opt、hda9 是 root、hda10 是 home、 而 hda11 是 windows95 的目錄

    編輯 /etc/fstab (不是 /hda4/etc/fstab)並且加入(以下簡單的程式碼)


            /dev/hda4  /hda4           ext2 defaults 1 1
            /dev/hda5  /hda4/boot      ext2 defaults 1 1
            /dev/hda6  /hda4/usr       ext2 defaults 1 1
            /dev/hda7  /hda4/var       ext2 defaults 1 1
            /dev/hda8  /hda4/opt       ext2 defaults 1 1
            /dev/hda9  /hda4/root      ext2 defaults 1 1
            /dev/hda10 /hda4/home      ext2 defaults 1 1
            /dev/hda11 /hda4/win95part vfat defaults 1 1
    
    在我的電腦中,hda4 含有 linux 的 root 分割區、hda5 有 boot 分割區、
    hda11 則有 windows 95 的 vfat 系統。
    
    bash# mkdir /hda4/win95part
    bash# mount /hda4/win95part
            使用 fsck 或 e2fsck 指令來修復系統。
    bash# man fsck
    bash# man e2fsck
    

  2. 狀況 2: 如果 LILO 是無效的..

    依照狀況 1 的步驟來排除問題。如果無法解決,則參照以下步驟。 現在您應該已經掛上 /hda4 且已經編輯好 /etc/fstab 檔案了。


    bash# mount -a 
    bash# chroot /hda4 /sbin/lilo -q
    bash# man chroot
    bash# chroot /hda4 /sbin/lilo 
    

    您也可以選擇使用 /sbin/lilo 以代替 chroot。 lilo 加選項 -r 實際上就和 chroot 的指令是一樣的。 強烈建議您使用 chroot,而不要使用 lilo -r, 因為使用 chroot 比較方便,且較容易找出錯誤。
    bash# man lilo
    bash# /sbin/lilo -r /hda4
    

  3. 狀況 3: 如果 LILO 是無效的..

    如果使用狀況 1 和狀況 2 的步驟均無法解決, 假如您有使用 'mkbootdisk' 製作過開機片(於安裝時或參考 'man mkbootdisk'自行建立),則使用您的開機磁片來開機並修復分割區。 mkbootdisk 存在於 mkbootdisk*.rpm 的套件,您必須安裝它。 (譯注:隨不同發行套件而有所差異;請洽詢您的發行套件廠商或組織)

  4. 狀況 4: 如果以上狀況 1、2、3 的步驟皆無法解決問題,且您也沒有開機磁片

    假如您有其他 linux 系統的電腦,以 root 身份登入並且執行 -


    bash$ man mkbootdisk
    bash# cp /etc/lilo.conf /etc/lilo-original.conf
    

    編輯 /etc/lilo.conf 並將您在 '狀況 1' 所獲得的 root 分割區格式填入;之後插入空白磁碟片並執行 -
    bash# mkbootdisk /dev/fd0
    

    mkbootdisk 存在於 mkbootdisk*.rpm 的套件,您必須安裝它。 (譯注:隨不同發行套件而有所差異;請洽詢您的發行套件廠商或組織) 您必須確保將 /etc/lilo-original.conf 更改回原來的檔名 /etc/lilo.conf!! 再以此開機磁片進行狀況 3 的步驟。

  5. 狀況 5: 這是最壞的情況,希望您不會走到這個地步。 狀況 1 到 4 已包含了絕大多數的案例,但是如果連狀況 1、2、3、和 4 的步驟都無法解決 -

    第一步: 使用 tomsrtbt 開機磁片開機,掛上分割區, 並且使用以下指令備份 root 分割區至其他還有磁碟空間的分割區 -


            編輯 /etc/fstab 並且寫入 (以下簡單的程式碼,
            您可能必須按照您的磁碟機實際狀況作改變) -
                    /dev/hda4  /hda4        ext2 defaults 1 1
                    /dev/hda11 /b1          vfat defaults 1 1
    bash$ mkdir /hda4; mount /hda4
    bash$ mkdir /b1; mount /b1
    bash$ cd /
    bash$ df 
            查看 /b1 是否有足夠的磁碟空間,以便使用 tar 來備份 root 分割區。
    bash$ tar cvf /b1/root-hda4.tar   /hda4
    

    第二步: 放入 Linux 光碟片,重開機並安裝 redhat linux (譯注:或其他 linux 發行套件) 在 /dev/hda4 (但千萬不要安裝任何多餘的套件, 您只需要安裝 root、boot 系統,和 LILO 管理者。 也就是說,選擇最小安裝即可)。 安裝程式也將會安裝 LILO 在您的硬碟裡。 現在重新啟動 linux,以 root 身份登入,並且執行 -


    bash$ man mkbootdisk
    bash# cp /etc/lilo.conf /etc/lilo-original.conf
    

    注意:您必須記得將 lilo-original.conf 複製回 lilo.conf!! 編輯 /etc/lilo.conf 並將您在 '狀況 1' 所獲得的 root 分割區格式填入;之後插入空白磁碟片並執行 -
    bash# mkbootdisk /dev/fd0
    bash# cp /etc/lilo-original.conf /etc/lilo.conf
    

    測試此開機磁片,檢視其是否能運作, 並將第一步中利用 tar 作備分的檔案 /b1/root-hda4.tar 回復。 (譯注:您可使用 tar xvf 來回復。詳見 tar manpage)

1.2 預防性措施

您應當採取下列的預防性措施來處理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:

1.3 移除 LILO

您可以使用 DOS 啟動載入程式(boot loader)載入啟動磁區,並以之取代 LILO。 在 MS DOS 提示符號下輸入以下指令:


        FDISK  /MBR

此處的 MBR 代表 "硬碟主開機記錄(Master Boot Record)"。

請參考 LILO 文件,取得其他移除 LILO 的方法;這些文件通常放在 linux 系統上的 /usr/doc/lilo* (譯注:或者是 /usr/share/doc/lilo*)。也請參考 'man lilo'。

1.4 常犯錯誤

在您更改 /etc/lilo.conf 之後,您必須執行 lilo ,使您的改變生效。 忘了執行是 linux 初學者很常犯的錯誤。執行 -


bash# lilo -v -v -v


Next Previous Contents